最近兆富配资,持续爆火的苏超,揭开了散装江苏的真正一面。
球队踢得火热,球迷同样你来我往,光是各个城市相互交流的标语,都成了全国观众的下饭神器,连平时不看足球比赛的人,也忍不住开始主动追起这部精彩大戏。
绿茵场上的战火早已经蔓延到了方方面面,这场比拼脚下功夫的赛事,不知不觉进一步演化升级,变成嘴上功夫的较量。
中国乃是美食大国,足球踢输了可以笑着说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。但要论自己家乡的食物,绝对不能输。
江苏朋友们对此显然更有心得,他们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比拼的机会。
别的省份遇到什么事情了,不是“襄阳牛肉面驰援热干面”、“鱼丸支援姜母鸭”,就是“臊子面帮助肉夹馍”。
而到了江苏这里,一万五千个胃,挤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那个巨大的水泥碗里,不为别的,就为看南京队主场迎战无锡队。
球在脚下滚,甜咸在心头绕。“输了?给无锡脆鳝撒盐!赢了?往盐水鸭浇糖”,一场苏超德比,硬生生被两地的吃货带偏。
美食界的局势向来复杂,更不用说在江苏地界。随着今年最新“必吃榜”的发布,整个江苏几乎是同步沸腾。这张有着“城市美食名片”之称的美食榜,汇集了多少个散装江苏的焦灼赛点。
哪个城市上榜最多,哪个特色菜上榜最多,哪个城市缺席榜单……所有数字都被散装江苏拿出来比了一番,各地级市明里暗里较劲。
比如,常州队目前在苏超已经输到丢了笔画,被踢成了“川队”,但在苏超美食分赛场上的表现就强劲得多,必吃榜上榜商户数直接冲到的全省第四,仅次于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。
“足球场上能赢我,饭桌上可就不一定了” ,“川队”如是说。
扬州炒饭大战南京盐水鸭、淮安长鱼面PK南通带鱼…..没有人愿意在这场事关自己家乡美食水准的较量当中失去面子,在这场苏超美食分会场上,散装江苏更是拼了。
如果统计江苏必吃榜中所有上榜门店的特色菜品,就会发现有那么几道江苏招牌菜早已攻城拔寨。
淮安软兜、南通蟹黄包、泰州三丁包、南京汤包、扬州狮子头,这五位高手,就是榜上商户菜单里出现频率最高的Top5。
淮安队虽然没能在球赛里赢了南京队,但淮安软兜这道特色菜,出现在南京上榜餐厅菜单里的频率,比淮安本地的上榜餐厅还高,以至于一些南京食客还挺纳闷,“我滴个乖乖,一直以为淮安软兜是南京的,就像石家庄安徽正宗牛肉板面,搞半天真是淮安的。”
用户用嘴投票的必吃榜,“踢馆赛”也时常发生,给十三太保排了新座次。
每个地级市的餐饮能手们,都在暗中较劲。有些城市擅长中路单刀,有些城市则喜欢下底传中。
从必吃榜出现的上榜餐厅可以窥见兆富配资,盐城鸡蛋饼竟然在苏州、南京和常州纷纷上榜,反观盐城却没有一家鸡蛋饼上榜。
总之,能把苏州一家藏匿在菜市场深处的人均消费只要9元的小饼店捧上必吃榜,阿姨做饼的实力可不容小觑,也让苏州在这个苏超赛场出尽风头,把盐城搞得有点儿尴尬。
粗略算了算,南通必吃榜上虽然城市特色商户数占比垫底,却在特色菜上来了个“绝杀”,美食实力就像这里的足球战力一样,深藏不漏。
例如南通蟹黄包最擅远征,在泰州、扬州、镇江、无锡城市榜单上都占了好几席,干翻当地美食,扬州狮子头也没法拦住。
不过,通哥一个不注意属实被盐城偷了家。盐城虽然上榜商户数没有南通多,但在必吃榜上,盐城的南通蟹黄包上榜商户竟然跟南通一样多,属于是弯道超车。而在苏超足球战场上,盐城也以一积分的优势险胜南通。
不过,通哥并不着急,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扼守长江出海口,在海鲜烹饪上有着不容质疑的实力。
他们战力十分强劲,河豚、带鱼、刀鱼、文蛤,哪一个拿出来都能震慑一方,更不用说还有本地人私藏的红莽子,“必吃榜”海鲜商户频频出征,光南通带鱼就有13家商户上榜。
“红莽子就是红毛虾,到南通一定尝尝,要整只虾进嘴,再完整吐出整只虾壳才算行家吃法,水煮味道淡了,一般都被视为南通人自己的生腌。”
“我请外地朋友吃过,他说自己当时有点迷醉,现在回想起来都会流口水。要说有多好吃,就是一口下去,蹦出二里地再来个回旋踢都觉得没问题的那种好吃。”
江苏的美味,已经拥有太多背书,毕竟光是淮扬菜就早已声名在外。但江苏敢吵、爱争、拼嘴皮子的程度,可能最近大家才有机会亲自笑出声。
不管足球还是美食,只要是和其他江苏城市比赛,那必须不能怂。你有蟹壳黄,我有刀鱼面,你在扬州炒出一碗非遗饭,他又端上来一盆灌云豆丹。
十三太保的特色菜,谁也不服谁,快有华山论剑的意思了。
在汇集本地特色美食的必吃榜上,今年扬州炒饭就有8家餐厅上榜,淮南长鱼面则有22家,响油鳝糊有15家,镇江肴肉有21家,南京汤包有44家,而含有南通蟹黄包的餐厅,竟然达到了惊人的56家,可见食客们对南哥爱得深沉。
其实,必吃榜这场苏超美食分赛场,还不是你申请就能出战的。
例如,连云港今年就是首次参赛,“黄海渔获交易所”的鲜香正式加入战局,而十三太保目前就剩下宿迁没来了。
原因是啥,因为食客们的美食评价在宿迁不够,评不出来,“宿迁四肢是发达,但在美食上确实有点没面子。”
在民间鬼才的献计下,今年必吃榜呈现出了丰富的较量结果,甚至有人开始给商户数量做加减乘除,直接充当自家城市的嘴部算力。
南京拥有63家上榜餐厅,其中有4家是连续5年上榜,而苏州又以多出2家的优势力压省会,有的老店甚至被收录了近20年。
有网友表示,“好家伙,我妈怀我时就爱吃那家清真的生煎和馄饨,现在我依然爱吃,口味还真能遗传”。
苏州足球场上风光,在美食分会场,也堪称江南美食内卷天花板,上榜65家,位列全省第一。
除了松鼠鳜鱼、响油鳝糊、鸡头米这种本地特色菜大量上榜,其中有9家竟然是火锅,这其中又有5家是粤式或潮汕火锅。
难免有人说,在江苏,一切都得先从比赛开始,民间美食家们比苏超赛场上的运动员还忙。
他们对味觉体验有一套严谨的评判标准,不是什么店都能入得了他们法眼。
上榜27家的常州虽然数量不是最多,但魔幻程度就像他们球场的恐龙,不争头牌争口气。
就连今年刚上榜的连云港也不甘示弱,虽然仅有4家,但每家都有着独特的江湖故事。
榜单里有家开了20年的老馆子,名字朴实无华,叫“兄弟酒家”。别看名字像是装修队开的,但却靠着一盘盘新鲜到跳起来的海鲜热炒,在当地搞出了名堂。
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秘诀,老板李秀的江湖经验只有一句话:买菜要趁早,海鲜要够鲜。每天清早六点,她就拎着菜篮子直奔菜场,挑八爪鱼时像在相亲,不够活泼的不看,状态不对的话转身就走。
顾客当然都嘴刁得很,但一吃就服气,直接把这家藏在巷子口的家庭小馆送上了“必吃榜”。
或许正是因为这场苏超美食分会场比拼的足够激烈,江苏的美食才会这样百花齐放。
与此同时,必吃榜也成了一些人去外地旅游的打卡指南,到了江苏地界,一切变得更为微妙。
“最简单的避雷和保护一天好心情的方式,就是到了一个新地方,打开查一下当地的必吃榜。”
在今天,吃早就不只是“饱”了那么简单,味蕾带路,一家馆子就能通往一座城市的深处。
还有人能从一个城市的历年必吃榜变迁,找到当地的餐饮发展趋势。
必吃榜其实一种互联网筛选出来的美食观,折射出大众对一个地方美食的偏好,它提供了一种选择,也激发着探索欲。
某种程度上来看,江苏的饭桌和球场之间,也许就隔了一副碗筷的距离。苏超和必吃榜其实是有着本质上的共同之处的,苏超用两条腿踢,必吃榜则是用两根筷子夹,一个踢进球门,另一个送入口中。
榜单上的每个老板都在踢一场自己的球赛,当你打出好评,他就得分了。
当一个地方的人们不仅热爱足球,还热爱美食时,足以证明他们有多么热爱生活。
新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